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戰役中,思茅區創新對政府職能部門和公職人員的監督模式,有機融合了人大法律監督、政協民主監督、紀委黨內監督和組織部門干部監督,進一步完善監督網絡,發揮職能互補、監督聯動的整體優勢,切實提高監督效能。
完善監督機制,加強防控保障。制定《思茅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紀律作風督查方案》,抽調人大、政協、紀委及組織部門工作人員,組成4個聯合督查組,明確聯合監督的內容、方式、程序等,如:區人大、區政協、區紀委和區委組織部分別明確1名聯絡員,負責協調、溝通、聯系監督工作;召開督查聯席會議,共同研究聯合監督事宜等。建立健全工作聯系機制、信息共享機制、聯合檢查機制、干部監督機制、問題線索移送機制等各項工作機制,為開展疫情防控聯合監督、提高監督實效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發揮優勢互補,促進結果共享。各部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、民主監督和紀律作風監督的各自優勢和互補性,監督結果共享。督查組工作人員根據所在部門工作職責,及時梳理匯總存在問題,部門之間及時通報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意見建議。截至目前,共提出疫情防控監督建議67條。充分利用四方優勢,形成內外結合、縱橫交錯的網格化監督格局,既發揮了人大監督的嚴肅性,又實現了政協民主監督的多樣性,還提高了干部監督工作的精準性,更讓紀委專責監督真正落到實處,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。
加強部門聯動,提高監督實效。以聯合督查、交叉檢查、實地督查的形式,對全區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、開展疫情防控部署任務,落實區委排查、監測、關停等10個關鍵詞情況開展聯合監督。在區人大、區政協、區紀委和區委組織部的聯合“重拳”出擊下,被監督部門高度重視,及時落實整改問題117個,有效提升全區各級各部門履職能力和群眾聯防聯控的積極性,促進了監督工作取得實效。(吳會英)